

前言 大家好,言叔这篇文章呢,主要是来分析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APEC期间“翻车”的事儿,刚承诺完遵守中日建交原则,转头就和台湾地区人员会面,还乱叫称谓,一句话直接惹怒中国。 APEC峰会本是中日领导人连续四年碰面的“外交主场”,中方特意强调要“扣好第一粒纽扣”,结果日方这边直接把纽扣系错了扣眼。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上任的“第一份作业”就出了岔子启兴网,到底是故意挑衅还是新手失误?
扭头就踩中方红线 高市早苗刚当上首相那阵儿,姿态摆得相当稳,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,她明明白白说了重视中日关系,在台湾问题上更是给了颗“定心丸”,承诺会照着1972年中日建交声明来办。 那会儿不少人还觉得,这位1993年才入行、1996年加入自民党的“非世家政客”,可能会走务实路线。毕竟她没有政治家族的光环加持,按说该更懂“谨言慎行”的道理,谁也没料到这稳定只是暂时的假象。
但剧情反转来得比翻书还快。10月31日到11月1日,APEC会议正在进行,高市早苗先是和代表台湾地区参会的人员见了面,更要命的是,她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消息和照片,直接称呼对方为“总统府资政”。 这话一出简直是平地惊雷。懂点外交常识的都知道,APEC是经济合作场合,本来就没台湾地区官方参与的份儿,她不仅见了,还用上了这种明显带有“国家”意味的称谓,这不就是明着把台湾当独立国家看吗?
可能有人会问,不就是个称呼吗?至于这么较真?那言叔得好好给你划个重点。咱们驻日使馆直接点明了,根本没有所谓的“总统府资政”,这称谓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。 《中日联合声明》写得清清楚楚,日本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,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。这就好比两家签了合同,明确规定只能和甲方总部打交道,结果乙方转头就和甲方的分支机构搞“官方对接”,还高调炫耀,这不是毁约是什么?
说白了,民间交流比如经贸、文化往来,中日之间一直没断过,这没问题。但官方层面的往来,那是绝对的禁区,高市早苗这波操作,等于是拿着锤子去砸中日关系的“承重墙”。 对于高市早苗的这一做法,其实有两种可能性,第一种就是故意的对华挑衅,想借着台湾问题插手中国内政,毕竟高市早苗在靖国神社参拜这些事上态度一直很强硬。
另一种可能性,可能真是她经验不足闹的笑话。要知道高市早苗的执政基础本来就不稳,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击败了小泉进次郎,但长期合作的公明党因为和她在对华政策上有分歧,直接退出了联盟。 现在她只能和日本维新会搞“阁外合作”,对方有35席,加上自民党的196席才勉强过半,这种松散的联盟随时可能散架。说不定她是想靠搞点“强硬动作”稳住保守派支持,结果玩脱了。
中方“连环回应” 高市早苗这边刚发完社交媒体,中方的回应就来了,速度快得像精准打击。11月1日,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名批评,说她的行为“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,性质、影响十分恶劣”,强烈敦促日方赶紧收手。 驻日使馆也没客气,直接提出严正交涉,把话说得很明白: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,容不得半点模糊和碰瓷。这可不是外交场合的客套话,相当于直接递了“外交警告信”,意思是“这事我们记下了,后果自负”。
更关键的是,中方特意提到了一个时间点——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。要知道日本曾对台湾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,在台湾问题上负有严重历史罪责,这个时候跳出来搞事情,简直是在往枪口上撞。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台湾光复80周年的分量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,这是二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。而《波茨坦公告》第八条明确规定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这也是1972年中日建交声明里日方明确承诺遵循的。
在这个特殊年份,作为曾经的侵略国,日本本应该更加谨言慎行。结果高市早苗不仅不反省历史,还向“台独”势力递信号,这简直是公然开历史倒车,挑战战后国际秩序。 而且中日领导人在APEC期间刚见过面,中方当时就直接表示,希望日本内阁能够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,同时停止干涉中国内政。而日方当时点头答应了坚持一个中国立场,结果转头就翻脸,这信义何在?
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的数据显示,不少商品从中国的进口占比都超过50%,有些甚至达到90%以上。中日经贸关系要是受影响,日本的经济肯定会受到影响,到时候只会是日本自食恶果。 台海周边的航运通道对日本来说就是“经济命脉”。日本大量的能源和商品都要从这条线路过,要是台海局势紧张,日本的产业链分分钟就得受影响。
更别说在RCEP这些区域合作框架里,中日的协调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亚太的经济一体化进程。高市早苗要是真把中日关系搞僵了,她天天挂在嘴边的“推动经济增长”就是句空话。
结语 高市早苗这波“翻车”算是给所有政坛新人上了一课:外交不是过家家,红线不能随便踩。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就摆在那儿,1972年的建交声明不是墙上的装饰画,而是签了字盖了章的承诺。
她要是真想把首相位置坐稳,光靠讨好保守派没用,得搞明白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把戏玩不长久。中方已经把话挑明了,想发展关系就得先把基础打牢,历史认知和核心利益这两条底线,碰不得。 说到底,外交信任是攒出来的,不是装出来的。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要是还拎不清,下次可能就不是“被抗议”这么简单了。毕竟,在台湾问题上玩火,最终只会引火烧身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